中房报·财经
A+
地产投资大分化!上海第一,福建垫底

中国房地产网

2025-10-31 21:44


中房报记者 许倩 北京报道

受外部环境变迁与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,全国主要省份的经济格局正经历一场深刻重塑。

各地发布的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。在六大经济省份中,广东与江苏的GDP总量分别达105177亿元与102811亿元,双双突破10万亿元大关,两省对全国经济总量(101.5万亿元)的贡献率达到20.5%。

然而,作为经济第一大省的广东,前三季度GDP增速仅为4.1%,在31个省区市中位列倒数第四。有分析称,房地产市场萧条是主因。同期,广东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滑20.6%,远超全国13.9%的平均降幅,这也直接导致其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4.1%,全国垫底。

在全国大多数省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陷入负增长的背景下,上海、天津、河北与贵州逆势实现正增长。其中,上海与天津分别增长2.2%和1.5%,位列全国前二,并带动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达到6%与3%,表现优于多数省份。

这已非简单的市场起伏,而是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过程中,结构性转型步入深水区的真实写照。

中西部经济崛起 海南“失速”

前三季度,我国GDP总量达101.5万亿元,同比增长5.2%。广东、江苏、山东等东部省份经济规模依然位居前列,而以西藏、甘肃、湖北为代表的中西部省份则增速亮眼。

头部省份继续发挥对全国经济的支柱作用。广东省前三季度GDP达10.52万亿元,经济总量超过全国的十分之一。江苏省紧随其后,GDP总量为10.28万亿元,同比增速超广东1.3个百分点,两者差距进一步缩小。

山东位居第三,GDP总量达到77115亿元,同比增长5.6%;第四是浙江,GDP总量为68495亿元,同比增长5.7%,两大省份均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。

比照当前增速推算,山东全年经济总量有望突破10万亿元,成为全国第三个全年GDP突破10万亿元的省份。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表示,这不仅是数字突破,更是中国区域经济格局演变的重要标志,推动全国经济格局向“多强并存”演进。山东的发展成效也为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动能培育提供了新“样板”。

排在其后的是四川(GDP总量49322.2亿元)、河南(48867.57亿元)、湖北(44875.62亿元)、福建(42339.86亿元)、上海(40721.17亿元)以及湖南(40240.56亿元),经济总量均超过4万亿元,分别位列第五至第十位。

这十大省市贡献了62万亿元的经济总量,占全国GDP总量的比重超过61%,其中8个省份增速跑赢全国平均水平,稳稳扛起了“挑大梁”的责任。

从地方数据看,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快速发展,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。比如,江苏、安徽等地装备制造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70%;广西、安徽等地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超27%,湖北该指标超14%。

从经济增速看,中西部地区显示出强大的发展潜力。截至记者发稿,31个省区市中,西藏暂未公布前三季度GDP数据,不过其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.2%,居全国第一。由此推算,西藏前三季度GDP增速大概率仍是最高。从过往数据看,工业和投资是支撑西藏高增长的重要引擎。

甘肃和湖北的GDP增速表现同样亮眼。前三季度,甘肃GDP同比增长6.1%,这一增长背后是工业、投资与县域三维发力的结果;其次是湖北,GDP同比增长6%,其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.5%,显示出对经济的重要支撑作用。此外,宁夏、浙江、山东、河南、北京等GDP增速均达5.6%及以上。

19个省(区市)GDP增速快于全国整体水平(5.2%),福建增速与全国持平,贵州、黑龙江、天津、内蒙古、辽宁、云南等的增速则低于全国水平。其中,山西、海南、青海GDP增速分别为4%、3.9%、3.7%,是经济增长表现最差的3个省份。

房地产开发投资下滑是其主要拖累。前三季度,青海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为-25.5%,由此拖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-7.4%;海南房地产投资增速为-15.9%,拖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-9.7%。而固定资产投资一直是海南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。

多省房地产投资降超20%

房地产深度调整,对于不同地区的冲击不尽相同。固定资产投资中权重最大的三大块是工业投资、基建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。

不考虑房地产对产业链的深远带动作用,2023年底,仅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绝对额便达到11万亿元,在当年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22%,对GDP贡献达8.8%。到了2024年,房地产开发投资额降至10万亿元,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降至19%,对GDP贡献率降至7.4%。

今年前三季度,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6.77万亿元,同比下降13.9%,占固定资产投资额比重进一步降至18.2%,对GDP贡献率进一步降至6.7%。而目前,房地产投资降幅仍处于扩大态势。

随着区域楼市分化,各地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出现大分化。

前三季度,浙江、广东、江苏、山东4个经济大省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均超5000亿元。其中,浙江省以7336.28亿元位居榜首,广东、江苏、山东分别为6949.34亿元、6828.85亿元以及5382.1亿元,四大省占据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的39%。

但从增速来看,四大省份均出现下滑,浙江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23.58%,广东下降20.6%,江苏、山东分别下降18.7%和11.3%。

福建成为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最大的省份,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1951.03亿元,同比下降31.5%,下滑速度比2024年还多10.9%;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.6%。

其中,厦门受房地产调整影响最重。前三季度,厦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.8%,若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影响,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为增长27.6%。

此外,辽宁、宁夏、青海、浙江等地,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下滑幅度均超过23%,下滑态势亦值得警惕。

31个省区市中,仅上海、天津、河北、贵州,实现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正增长,增速分别为2.2%、1.5%、1.1%、0.7%。值得注意的是,今年上半年,上海、天津、河北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分别为3.8%、3%、2%,可以看出增速正在明显收窄。

从几个重要影响指标看,前三季度,上海商品房施工面积同比增长0.1%,较上半年4.2%的增速大幅收窄;商品房竣工面积同比增长11.7%;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0.3%。

最大的贡献还是来自卖地收入。前三季度,上海土地出让金1035亿元,同比增长39%。在三季度成交的19宗宅地中,有3宗溢价率超30%,徐汇地块成交楼面价突破20万元/平方米,刷新全国宅地地价最高纪录。

前三季度,天津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.5%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%,但GDP增速仅4.7%,不及全国平均水平。支撑其房地产投资增长的同样是卖地收入。据克而瑞统计,前三季度,天津市土地成交总金额为304亿元,同比上涨64%。

当前数据已经发出明确信号:房地产对GDP贡献收窄已成定局,甚至在部分地方已构成拖累。重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,寻找经济增长新动能,已成为摆在所有地区面前的共同考题。



编辑:温红妹

未经授权不得转载   

标签:地产投资
0
0
评论(0)
关于我们   |    联系我们   |    版权声明   |    广告服务

Copyright2018-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

京ICP备17051690号-1

京公安备:11010502039233号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85767558

中国房地产报

房地产行业门户

打开APP
Close modal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