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微信扫码二维码
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
中国房地产网
2025-08-23 17:17
中国房地产报、城市与区域治理研究院品牌价值研究课题组
一、行业形势和研究背景
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也是我国房地产行业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。
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“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,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”,为今年的房地产发展作出了清晰的定调。政策上延续去年“9·26”政策导向,从供需两端持续发力。需求端,进一步降低购房成本和门槛,促进需求释放;供给端,一方面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闲置土地收储力度,另一方面推动城市更新和“好房子”建设,优化供给结构,增加高品质住房供给。在一揽子宏观经济和房地产政策作用下,房地产市场逐步向止跌回稳和健康发展的目标迈进。
房地产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过程中,企业竞争也从规模与速度的竞争转向产品与服务品质的竞争,“品牌”已不再是锦上添花的存在,而是成为了企业在转型浪潮中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资产,品牌建设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“必修课”。在产品上,众多房企纷纷发布“好房子”体系,将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的国家标准转化为具体的产品力;在模式转型上,企业通过品牌延伸开辟第二增长极,拓展新赛道,打造新引擎,例如利用品牌优势进军代建行业;在提升经营效率上,品牌影响力的提升显著减低了企业的获客成本,成为高效的“信任催化剂”;在资源获取方面,积极的品牌形象帮助企业赢得更多的政策支持、人才青睐和资本认可,这在行业低谷期显得尤为重要。
在品牌建设方面,领先企业已经不再满足于打造单个网红楼盘或子品牌,而是致力于构建系统性的品牌矩阵。集团品牌输出价值观与社会责任,业务品牌独立运营并资源共享,区域品牌融入本地文化。核心目标是通过标准化输出(品质)+个性化触达(用户)+生态化协同(业务),在行业深度调整中建立穿越周期的品牌“护城河”。
二、技术路径和测评程序
基于对房地产企业长期深入研究,中国房地产报、中国城市与区域治理研究院联合推出“2025中国房地产企业品牌影响力榜单”。课题组邀请来自市场相关主管部门、高校、研究机构、新闻媒体、知名企业家等专家,运用数据核算模型进行基础品牌影响力测算,通过企业财报、机构公开数据、企业填报、舆情监测、记者调查、专家打分,建立起品牌强度多维评价指标体系,并通过“多维品牌强度修正系数”指标体系对结果进行修正,最终计算得出百强房企品牌影响力。
在品牌影响力研究中,我们延用2024年的“两步多维修正法”计算房地产企业品牌影响力。第一步,根据“改进型 Inter-brand 模型”和“改进型多周期超额收益法”测算,将二者结果分别赋予50%的权重计算得出评价企业品牌影响力基础数据。第二步,采用品牌强度“品牌影响力强度多维修正指标体系”对基础数据进行修正。将品牌影响力解析为“品牌文化承载力”“品牌价值生命力”“品牌经营投射力”“品牌社会贡献力”四个方面,包含了反映房企品牌影响力19个维度因素(指数)、45个因子(指标)。
在评价指标上,结合实际情况融入企业参与城市更新情况和“好房子”标准执行情况等相关考核指标,特别是将“好房子”相关指标作为品牌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,增强了指标的适用性。
三、榜单解读
根据测评结果,“2025中国房地产企业品牌影响力100强榜单”中,央企和地方国企占据半数以上席位。究其原因,一是在市场深度调整背景下,央企国企把握政策能力和经营稳健的优势凸显;二是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,央企国企的责任担当成为品牌影响力的加分项,例如在“保交房”、保障房建设等方面的表现为其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;三是传统民营房企,特别是已经债务违约的房企仍未走出经营困局,为央企国企的弯道超车留出了空间。
从榜单排名看,品牌影响力榜单前10名分别为保利发展、中海地产、华润置地、绿城中国、招商蛇口、中国金茂、越秀地产、龙湖集团、万科集团和建发房产,除龙湖集团外,基本为央企国企或央企国企控股企业。从销售实力看,TOP10房企与2024年销售额排名有较强相关性,前三名与2024年销售排名一致。2024年保利发展、中海地产、华润置地全口径销售额分别为3230亿元、3106亿元和2611亿元。榜单TOP10房企2024年销售额合计达到19775亿元,约占百强房企销售额的47%。由此可见,强大的销售实力为其品牌背书,品牌影响力又对其销售形成重要支撑。
与2024年相比,万科集团虽然销售额仍然靠前(2024年销售额排名第4),但是其品牌影响力从2024年的第3名跌至第9名。究其原因,一方面受行业整体下行影响,公司经营遇到较大困难,部分项目因交付问题引发负面舆情,削弱其市场公信力;另一方面,2023年以来万科被国际评级机构下调信用评级,也对其品牌公信力产生一定影响。
排名首位的保利发展,2024年操盘金额和全口径销售额分别为2927亿元和3230亿元,均位列行业第一,综合实力强劲。在品牌打造方面亦有独到之处,保利发展通过“文化+地产+服务”的生态闭环,构建了兼具社会价值与商业竞争力的品牌体系。核心优势在于通过社会责任、产品品质和文化赋能,持续提升品牌溢价能力,在行业中形成“稳健、品质、温度”的差异化认知。
中海地产作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“利润王”,其雄厚的资本、卓越的盈利能力,以及在产品打造上的精工品质对其品牌影响力形成强大支撑。2024年公司实现销售合约额3106.9亿元,权益销售金额行业第一;净利润157.2亿元,盈利能力行业领先。为适应新时代客群的新需求,公司着力建设绿色、舒适、安全、智慧的“好房子”,率先打造以“高性能+好服务”为核心的中海“好房子”综合解决方案。
除中海地产外,多家“中建系”房企进入品牌影响力百强榜单。例如中建壹品位列第16,中建东孚位列第24,中建智地位列第30,中建玖合位列第36,中建信和位列第40,中建地产位列第76,7家“中建系”房企上榜,其中6家均跻身榜单TOP50,足见其强大的品牌实力。
在百强榜单中,地方国企也占据不少席位,且品牌影响力逐年增强。例如厦门国企建发房产,凭借“国企实力+闽西匠心+文化赋能”的组合拳,在竞争激烈的房地产行业中形成了独特的品牌影响力。特别是今年建发房产与华为合作,双发发挥在地产与智能科技领域的资源与技术优势,围绕科技人居与数字家庭建设,助力智能产业生态发展,在业界引发强烈反响。
综合来看,房企品牌竞争已经从过去单纯“卖房子”升级为一场综合实力的较量,品牌影响力的构建将是一个更加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,谁能把握趋势并率先布局,谁就能在下一个时代占据品牌影响力的制高点。
未经授权不得转载
新闻推荐
Copyright2018-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
京ICP备17051690号-1
京公安备:11010502039233号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85767558
热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