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微信扫码二维码
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
中房报·财经
2025-09-26 10:29

李殿勋指出:要“高标准建设‘好房子’,高品质配置‘好服务’,依靠卖好房子形成短期资金回笼,依靠卖好服务形成长期现金流”
唐军/发自武汉
2025年9月23日,“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——为城市,探索下一个理想单元”论坛于长江日报演播厅举办,展开了一场关于在增量小区开发中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探讨。参会专家们聚焦好房子、好小区、好社区、好城区“四好”建设的四大维度,从城市更新与房地产新模式,到城市价值焕新与提升,深刻探讨“四好”建设的全新标准。
“好房子与好社区、好城区休戚相关,缺乏好社区、好城区的有力支撑,好房子就是无源之水、无本之末。”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、法国巴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赵守谅说,城市更新不只是物理空间的改造,而是社会资源关系的重新组织,优秀的城市更新项目会推动城市区域产生新的起飞。
好房子不是沙漠里的宫殿
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土地存量的增大,武汉城市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。在城市从“增量扩张”向“存量提质”的新征程中,如何破题“住有所居”向“住有优居”?
“从有没有到好不好,好房子概念与政策的初衷,是让大家认识到,房子不仅是遮风挡雨的物理空间,它更多的承载的是家庭的幸福、社会的和谐、生活的品质,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”湖北省战略规划中心副主任陈涛说,好房子不仅要有外在的风度与建筑审美,还要有内在的温度与舒适的居住体验。
“好房子不应是沙漠里的宫殿,那是很虚幻的。”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、法国巴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赵守谅说,从国际、国内的实践与案例看,好房子与好社区、好城区是紧密相关的,也是无法隔离的。在评估不动产的价值中,项目本身的产品与建造占比为30%~50%,而项目所处的社区、地段与配套服务占比达50%~70%。也就是说,没有好社区好服务的项目,就没有成为好房子的基础,因此,好房子的社区、邻里、服务与教育、商业配套等都很重要,且不可而缺,这些因素基本决定了居住环境与生活品质。因此,好房子与好社区、好城区休戚相关,没有好社区、好城区,好房子就是无源之水、无本之末。
赵守谅认为,目前,我国的城市更新正从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,推进到自下而上的公共参与,让城市区域价值呈现指数级的提升,好的城市更新项目推动好房子、好社区、好城区建设,会让城市焕发无穷的活力。
未来城市的新样本
武汉市房地产开发协会副秘书长张涛认为,好房子不是时髦的建筑风潮,而是对居住本源的价值回归,不是孤立的建筑产品,而是与城市社区共生共融的完整的生态。那么,科学理性审视“四好”的建设标准,怎样规划建设好房子、好社区,才能承载美好生活的理想?
目前,湖北省正积极开展房地产新模式的探索。武汉·理想之地被选作示范项目正加快推进建设。该项目位于汉口新华路、建设大道、香港路围合的“黄金三角轴”上,由武汉金融街集团与万科联手打造,为探索房地产增量项目开发新模式,项目引入万科历经八年打磨的未来城市体系。
“项目超越了传统房地产项目的单独开发模式,利用52.5万平方米的恢弘体量,以活力、低碳、智慧为内核,构建人与建筑、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未来生活。其核心体系是城市,为了这个目标,我们要寻找城市过去与未来之间的联系。”ZEN正象设计创始合伙人聂欣说,溯源项目城市记忆,在这里,运用“万国跑马场”文脉,以现代语汇打造一座“生活博物馆”; 研发一个全链条的智慧社区,从协同中枢到家庭AI管家,让科技润物细无声地进入社区;打造会呼吸的“未来森林”,创建低碳社区,以屋顶光伏、雨水收集、海绵城市等前沿技术,共同构筑了一个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;以曼哈顿高线公园汲取灵感,打造了一条约300米的空中活力廊桥,彻底重构步行的体验;以伦敦十字街区为蓝本,打破物理围墙,构建了“9大主题30模块”的15分钟无界生活场域,让商业、办公与公园自由渗透。这样,以“宜居、宜业、宜学、宜养”四大场景构建社区“好服务”生态,
记者了解到,此前,湖北省委副书记、省长李殿勋曾深入武汉・理想之地项目现场,实地察看项目规划建设进展,重点关注“如何在增量小区开发中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”。调研中,李殿勋指出:要“高标准建设‘好房子’,高品质配置‘好服务’,依靠卖好房子形成短期资金回笼,依靠卖好服务形成长期现金流”
这意味着,湖北省推进“四好”建设力度正在加大,在增量小区开发中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样板正破题而出。
展开全文
登录之后才能发表评论
新闻推荐
Copyright2018-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
京ICP备17051690号-1
京公安备:11010502039233号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85767558
热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