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微信扫码二维码
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
中国房地产网
2025-09-17 17:38
9月15日,新大正物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新大正”)的一则停牌公告,骤然打破了资本市场的平静。公告宣称,公司正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,收购中信资本旗下综合设施管理服务商——嘉信立恒设施管理(上海)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嘉信立恒”)不低于51%的股权。
这起看似合乎逻辑的产业整合,却因一则插曲而显得疑窦丛生:就在公告发布前夕,新大正的股价在9月11日与12日连续涨停,资金仿佛“未卜先知”,在停牌前精准伏击。
这一幕,将一场本应是摆脱业绩困境的战略自救,瞬间演变为一场关于信息公平与内部治理的公开拷问。一方面是连续两年净利润大幅下滑、上半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双降的残酷财报,迫使这家独立第三方物业商必须通过并购高端赛道以求突围;另一方面,是难以向市场解释的股价异动,以及一纸“内部自查未发现异常”的简单回应。新大正此次收购的真正动机与背后真相,远比公告本身更值得玩味。
公开资料显示,新大正总部位于重庆,系独立第三方物业服务企业,主要为各类城市公共建筑提供物业服务,专注于智慧城市公共建筑与设施的运营和管理。2019年12月,新大正登陆深交所,成为国内第二家登陆A股市场的物业服务商。
关于为何收购嘉信立恒,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联系新大正方面人士,截至发稿,未得到回复。
业绩连降的焦虑
细读新大正近年来的财报,便能理解其收购举动背后的深切焦虑。这是一份描绘着“增收不增利”尴尬曲线的成绩单:2023年,公司营业收入为31.27亿元,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.6亿元,同比下降13.83%;2024年,营业收入微增至33.87亿元,但净利润却骤降28.95%至1.14亿元,净利润率跌至3.76%的历史冰点。进入2025年,形势急转直下,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5.03亿元,同比下降12.88%;归属母公司净利润7117.68万元,同比下降12.96%。
“作为没有开发商背景的独立第三方,新大正主要聚焦城市公共建筑物业服务。然而近年来,受行业转型、经济下行及房地产调整的叠加影响,公司业绩承压非常明显。”一位接近新大正的人士透露,在传统物业管理赛道,增量市场萎缩,存量市场竞争惨烈如同“红海”,价格战此起彼伏,利润空间被持续挤压。寻求转型,已不是发展问题,而是生存问题。
值得关注的是,收购嘉信立恒成为了一个极具针对性的战略选项。嘉信立恒并非传统物业公司,而是中国排名前三的独立综合设施管理(IFM)服务商。其业务核心是为企业客户提供高价值的非核心业务外包,如行政支持、能源管理、大型活动保障等,服务对象多为跨国公司与大型企业。其控股股东为中信资本,旗下整合了杜斯曼、道威保安等七大品牌,服务网络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,拥有3万余名员工和超2700家客户。
一位资深物业分析师表示:“新大正没有开发板块输血,必须自己开拓全国性业务。此次收购是其向一线城市和高端业务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,是一次典型的横向扩张。”对于新大正而言,这笔交易的核心价值在于:一举获得IFM领域的顶级资质、成熟团队和庞大客户网络,这或许是扭转其利润下滑态势,打开增长新局面的最快路径。
光鲜战略下的挑战
不容忽视的是,这张看似光鲜的战略蓝图,从绘制之初就笼罩在两道浓重的阴影之下:前所未有的整合挑战与难以回避的内幕交易疑云。
“整合风险不容小觑。”上述资深物业分析师认为。资料显示,嘉信立恒是由私募股权基金整合而成的平台,其企业文化、市场化运作机制与国际服务标准,与新大正的传统物业基因存在显著差异。在一位市场分析人士看来:“IFM的核心资产是人和知识体系,成功整合的关键在于留住核心团队和客户。新大正能否成功消化这样一个“巨无霸”,避免重蹈2023年收购沧恒投资失败的覆辙,仍需画上一个巨大的问号。”事实上,此前那笔7.88亿元的收购,最终因“项目进度不及预期”和“业绩承诺分歧”而流产,暴露出新大正在复杂资本运作和经验上的不足。
事实上,所有战略层面的讨论,都被停牌前的异常股价表现抢走了风头。9月11日早盘9时49分至9时51分,新大正股价在短短两分钟内直线拉升封死涨停;9月12日,历史重演,股价再次于两分钟内涨停。
这精准的“抢跑”交易,发生在内幕信息敏感期内,引发了市场关于内幕信息泄露的强烈质疑。根据《证券法》,自重组意向开始形成至公告披露当日,均属敏感期。新大正已于9月14日签署意向协议,表明筹划工作早已开始。与恒大物业近期一次规范停牌前股价平稳的表现相比,新大正的操作稍显不妥。一位金融分析师表示:“其在股价异常波动后未按监管要求发布任何风险提示公告,直至15日直接停牌。”对比2022年华脉科技重组内幕交易案,其股价在公告前5天异动,最终被查处,新大正此次的异动模式与之高度相似。
这场被寄予厚望的收购,既承载着新大正摆脱增长困境的期待,也面临着业务整合与资本市场监管的双重考验。其最终成败,不仅取决于交易方案本身的设计,更取决于公司能否真正实现业务协同、文化融合,并以规范透明的运作重建市场信心。
未经授权不得转载
新闻推荐
Copyright2018-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
京ICP备17051690号-1
京公安备:11010502039233号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85767558
热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