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房报·公司
A+
建发房产挖来一位“万科系”储备干部

中国房地产网

2025-11-19 16:25

人事.jpg


中房报记者 付珊珊 上海报道


临近年末,房企高管人事变动持续引发关注。


11月17日,一则关键人事变动浮出水面:有公开报道称,万科集团原首席营销官严勇已加盟建发房产。此举被业内视为建发房产在为新一轮战略攻坚储备核心力量。随后建发房产相关人士向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确认了这一消息。“严勇确实已入职建发房产,这是正常的人事储备。”


然而,这场看似寻常的“人事储备”背后,或许蕴含着深远的战略意图。公司方面确认其当前职务为“集团储备干部”,具体职责尚未进一步明确。


战略聚焦:上海攻坚进行时


此次人事调整,被部分业内人士视为与建发房产持续推进的“灯塔战略”密切相关。


今年年初建发房产业绩会上,董事会主席林伟国明确表示,公司致力于打造改善类需求产品,要努力开发“灯塔项目”,将其作为践行“好房子”的一种方式。为此,建发房产将北京、厦门、上海、成都、杭州五城列为战略核心,意图在高能级城市打造具备行业影响力的高端项目。


从实际投资来看,建发房产在上述城市均表现出强烈进取性。例如3月份接连拿下杭州、成都楼面价最贵地块:杭州蒋村地块溢价率高达115.39%,成交楼面价88029元/平方米,刷新杭州的楼面价纪录;成都金融城三期H10地块溢价率也突破100%,成交楼面价41200元/平方米,这是成都首次楼面价突破4万元/平方米。


截至今年10月,建发房产在北京拿地金额达100亿元,杭州94亿元,成都33亿元,均位列当地市场拿地金额前十。


然而在上海,尽管多次参与热门地块竞拍,建发房产在公开市场中斩获有限,屡次“陪跑”。


面对公开市场拿地难的局面,建发房产并未放缓布局上海的步伐,转而以协议方式斥资123.5亿元,获取虹口北外滩山寿里片区及新江湾别墅地块的开发权。这一“曲线拿地”之举,反映其坚决深耕上海的决心,也体现出其在战略要地拓展中的灵活投资策略。


作为全国楼市高地,上海始终是房企竞争的核心舞台。尽管整体市场呈现分化态势,高端住宅仍保持一定热度,但随着供应放量,项目去化压力也在逐步显现。以建发房产在上海的“灯塔项目”建发海宸项目为例,其首开认筹率达123.9%,去化约73%,表现稳健;但二次推盘时市场热度有所回落,折射出高端项目面临的普遍挑战。


压力也传导至企业整体业绩。前三季度,建发房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.17亿元,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9.65%。在这一背景下,提升上海市场的贡献度,成为其稳住业绩、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一环。


人才落子:引入万科强将


严勇的加盟,被业界视为建发房产强化组织能力的重要信号。


公开资料显示,严勇1987年出生,本科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,硕士毕业于同济大学。


从职业路径来看,严勇是典型的“万科系”复合型人才。他于2013年以“新动力”身份加入万科,十年间在上海区域历任项目负责人、租赁住房事业部总经理等职务,积累了从营销、投资到项目运营的全链条实操经验。这段经历使其对客群特征、政策环境与竞争格局具备深刻理解。


严勇的成长轨迹在万科体系内晋升迅速。2023年调任常州万科总经理后,他带领团队在激烈竞争中实现销售金额16.61亿元,跻身当地市场前四,展现出优秀的城市操盘与团队领导力。2025年初,他升任万科集团首席营销官,以十年时间完成从新人到集团高管的跨越,成为业内少见的快速晋升样本。


尽管在万科后续的组织调整中其职务有所变动,但其专业能力与实战业绩仍受到行业高度认可。


一位头部房企上海公司营销负责人分析,建发房产此次将严勇纳入麾下,主要看重其两方面的核心价值:一是对上海市场的深度认知与资源积累,有助于公司在上海推进“灯塔战略”;二是其兼具一线实战与集团管控的复合背景,能够助力建发房产在组织升级与区域深耕之间实现更好协同。


该人士进一步指出,当前行业竞争已不止于土地与资金,更延伸至人才维度。在转型期,企业尤其需要严勇这类具备一线实战经验,且懂产品、运营与营销的复合型人才。


严勇的加入能否为建发房产华东区域打开新局面,还需市场检验,但这一动作已经清晰传递出建发房产优化战力、坚定战略的决心。


编辑:温红妹

未经授权不得转载   

标签:建发房产
0
0
评论(0)
关于我们   |    联系我们   |    版权声明   |    广告服务

Copyright2018-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

京ICP备17051690号-1

京公安备:11010502039233号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85767558

中国房地产报

房地产行业门户

打开APP
Close modal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