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微信扫码二维码
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
中房报·建材
2025-11-10 13:22
据悉,国内首个规范房屋建筑体检工作的团体标准操作指南《房屋建筑体检实施评价导则》(下称《导则》),将于今年12月完成终审公示并正式发布。
该《导则》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立项发起,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、北京中房研协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联合主编,旨在为存量房“老龄化”难题提供系统化、规范化解决方案,填补行业空白。
过去30年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,国内存量建筑“老龄化”问题日益凸显。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末,城乡住房总建筑面积约660亿平方米,其中房龄超30年的建筑占比达35%。房屋材料老化、违规改造等引发的居住安全隐患,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。
这一问题受到住建部高度关注。今年10月末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《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〉辅导读本》中发表署名文章,明确“十五五”时期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六大重点任务,其中强调要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,加快推进房屋安全体检、管理资金和质量安全保险制度建设。他指出,建立房屋安全体检制度是实现从“治已病”到“防未病”的关键,也是保障居住安全、推进“四好”建设的重要举措。
此次发布的《导则》核心内容聚焦三方面:一是构建全周期体检机制,明确日常体检、按建筑年限执行的基础体检及专项体检的动态监测体系,契合“一定年限体检”政策导向;二是推广无人机、爬墙机器人等无损智能技术,搭建信息化平台实现“可视化预警+动态分析”,强化技术支撑;三是建立8个维度的“优秀、良好、达标”三星级评价体系,为体检质量划定清晰标尺。
近年来,建筑老化、外层材料脱落引发的人身伤害事件时有发生,存量房维护逐渐受到行业与购房者重视。随着大量建筑进入“中年”或“老年”期,定期体检成为及时排查隐患、保障居住安全的关键。正如建筑体检课题组组长、中国房地产业协会银发人居分会会长周忻所言:“过去人们有病才去看病,但现在很多人每年都去体检,房屋也是一样的。”(文/陈娟)
展开全文
登录之后才能发表评论
新闻推荐
Copyright2018-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
京ICP备17051690号-1
京公安备:11010502039233号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85767558
热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