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房报·公司
A+
格力集团迎“80后”掌门人

中国房地产网

2025-07-05 07:44

楚小强/文


6月30日,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格力集团”)发布公告,邹晖出任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、董事长。免去康洪集团董事、董事长、党委书记职务。


康洪掌舵格力集团的时间并不长。2024年2月,原董事长周乐伟被调任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,康洪成为集团一把手,至今仅1年零4个月。


而今接替康洪成为千亿级国企格力集团新任“掌门人”,邹晖有何来头?


迎来“80后”掌门人


邹晖是位“80后”,出生于1982年,现年43岁。


相比前两任董事长康洪(1976年生)和周乐伟(1970年生),邹晖要年轻许多。康洪48岁接任格力集团董事长;周乐伟则是46岁接过掌舵权。


而今邹晖43岁任格力集团一把手,这家国企在转型改革进程中,“掌舵人”在“年轻化”。


邹晖为本科学历,学历没有前任们高。从简历得知,康洪是研究生学历,周乐伟履职格力集团董事长时为在职研究生学历。


周乐伟于2016年接任格力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等职务,掌舵时间长达8年。在此之前,担任格力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的是董明珠,同期还兼任上市公司格力电器董事长、总裁。


彼时,格力集团尚持有格力电器18.22%的股份,持股比例虽小于50%,但却是格力电器的控股股东,可以控制格力电器的生产经营决策,格力电器也被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。


周乐伟接替董明珠成为格力集团掌舵人后,主导了2019年格力电器的混改。当时格力集团持有格力电器15%股权转让给了珠海明骏,格力集团持股比例由原先18.22%降至3.22%,自此退出控股地位。


截至目前,格力集团持有格力电器3.46%的股份,为第四大股东。


曾分管市国资委监督科


作为珠海市知名国企,格力集团由珠海市国资委和广东省财政厅分别持股90%、10%,控股股东为珠海市国资委。


此番履新格力集团董事长的邹晖,正是来自珠海市国资委,原职务为珠海市国资委党委委员、副主任。


珠海市国资委是专门负责当地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职能部门,对市属国企有监督管理和运营职能。在珠海市国资委任职期间,邹晖分管监督科(财务总监办公室)、企业领导人员管理科(人事科)以及组织科的工作。


其中,监督科(财务总监办公室)主要职责包括:统一选聘会计师事务所,对监管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开展审计;负责对监管企业共性和重大问题的专项检查;负责督办监管企业需要整改的问题;组织开展国有资产重大损失调查;指导监督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等等。


企业领导人员管理科(人事科)主要与所监管企业领导人员的考察与任免工作有关,另还负责和指导所监管企业的培训、承担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有关工作;组织科则主要负责指导所监管企业以及其他党组织的党建工作。


作为珠海市国资委监督科(财务总监办公室)曾经的分管领导,邹晖对国企经营管理显然并不陌生,而且深知国企转型改革中的痛点及难点,其与格力集团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道。


今年4月,为进一步转变作风、强化服务意识、增进工作交流,指导和帮助国企解决改革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,珠海市国资委公布市国资委领导联系服务企业工作的分工情况。其中,邹晖联系服务的企业就包括格力集团、水控集团、国资数科公司。


同月,珠海市国资委组织召开《珠海市国资监管整改认定工作指引》及配套系统模块专题宣贯会,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国资监管质效,推动监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闭环管理。


这场会议上,邹晖作了总结发言。其中强调,当前市管(委管)企业整改工作正处于从“发现问题”向“根治问题”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,应切实强化主体责任意识,高度重视整改工作中的复杂性和重要性,有效转化整改成果至企业改革发展治理中,对整改工作中存在形式主义、敷衍推诿情形、多次督促且长期未按要求整改的责任主体,严肃采取相关监管措施。


净利润再降九成以上


格力集团成立于1985年3月,为珠海市国资委出资并授权经营的独立企业法人。近年来,基于珠海市市属国有企业重组整合方案,格力集团定位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,转型为一家控股型企业。


自此,这家千亿级国企从“管业务”向“管资本”的角色转变,并通过资本运作和产业投资等,发挥国有资本对珠海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。


格力电器股权出售后,格力集团营业收入也从原先以家电收入为主,转变为建筑安装、商品贸易等收入为主。目前,格力集团主要通过下属子公司开展业务,主营业务包括建筑安装、服务运营、产业投资、医疗等。


转型时常伴随阵痛。从业绩情况来看,格力集团营业收入、净利润、毛利率较之此前大幅下降,股权转让后的盈利水平也主要取决于对外投资收益状况。


2022年至2024年,格力集团营业收入为67.35亿元、65.96亿元、70.48亿元,同比增速为42.94%、-2.06%、6.85%;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1.03亿元、5.81亿元、0.19亿元,同比增速分别为-8.96%、-48.61%、-96.73%。


其中,2023年净利润之所以同比大降,主要原因是格力电器分红款同比减少、在二级市场及联营企业录得投资亏损、有息债务规模上涨导致利息支出增加等。


2024年净利润同比大降则是受并表上市公司影响、因市场波动投资收益大幅下降、融资利息支出增加等原因导致。


如果拉长时间线来看,2024年也是格力集团继转让格力电器股权后,净利润第二次大降超过90%。第一次是转让格力电器股权次年(2020年),集团净利润由2019年461亿元降至4.31亿元,降幅超过99%。


2025年一季度,格力集团净利润2.05亿元,较2024年同期大幅增加5.24亿元,实现扭亏为盈。追溯业绩大增原因,格力集团称主要系股权项目回款及格力电器分红所致。


成为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后,格力电器的分红情况对格力集团的盈利影响仍然举足轻重。


编辑:温红妹

未经授权不得转载   

标签:格力集团
0
0
评论(0)
关于我们   |    联系我们   |    版权声明   |    广告服务

Copyright2018-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

京ICP备17051690号-1

京公安备:11010502039233号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85767558

中国房地产报

房地产行业门户

打开APP
Close modal

TOP